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起舞文学 www.75wx.net,最快更新香江大亨传奇最新章节!

    冯景囍走出阴影,准备重建蒙受损失的金融帝国。

    岂料上天不成人之美,1985年8月5日,冯景囍在加拿大温哥华办公务时,脑溢血猝亡,享年仅集六十三岁。

    冯景囍留下十多亿港元的遗产。三剑客的能力魄力,不分伯仲,郭氏、李氏家族,都跻身百亿富豪之列。冯氏逊其一筹,大概也只能用时运来解释。

    用“老马识途”来形容郭德胜,再贴切不过。

    三剑客分手,郭德胜正好花甲之年,他一人独挑新鸿基地产的大梁。郭德胜在三人集团时,就采用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弃”的方针。

    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,地价大跌,郭氏逆市而上,趁低购入大量地皮。次年地产复苏,地价飘升,新鸿基拥有的地皮价值翻了近十倍。

    1973年、1979年股市地产高峰期,郭德胜趁高抛出股票地皮套现。不久,股市崩溃,地产遭殃,股票地皮跌至谷底,郭氏又趁低吸纳。

    六七十年代,炒楼花炒得满城疯狂,是非不断,不少地产公司见楼花走俏,脱手之后便“烂尾”,故市民对“炒期楼”持有心。

    郭氏知悉这一情况,即改弦更张,将新鸿基地产由地产发展扩展至地产投资以及酒店投资。

    郭德胜决定建一幢收租用的“招牌大厦”。他在官地竞投中,投得湾仔高士打道8389地段,兴建了一幢五十层高的现代化商业大厦——新鸿基中心。

    新鸿基并拥有六十个地盘,如全部完成,总楼面积可达一千四百万平方英尺。

    1972年上市时,注册资本才3亿港元,可十八年后的1990年,市值已超过二百二十亿港元,增长七十倍。

    再从纯利收入看,1974年至1990年的十六年问,增长了四十一倍,盈利己达二十四亿港元,平均每年复式增长超过26。

    这个比例,比郑裕彤新世界的18,胡应项合和与陈曾玺恒隆的24,李兆集恒基地产的25还要高,仅次于李家成长江实业的29。

    正如“老马也有失蹄时”,郭德胜在与合和的合作中,错失了一個大发展的机遇。合和主席胡应项,在八十年代初就高擎起进军内地的旗帜,并拉郭氏购入合和的11股权。

    郭氏见胡氏光打雷不下雨,又把股权售回给合和主席胡应湘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后期,胡氏终于把追求了多年的广深珠高速公路、虎门沙角发电厂C厂、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等大型项目拿到手。

    合和声誉鹊起,股票飙升,令郭德胜大跌眼镜。郭德胜的儿于郭炳项找到胡应项,要求把转让出的股份再购回,但此时的股价已非昔日的股价了。

    郭德胜“马失前蹄,后蹄夹起”,他在八十年代未趁低全面收购帝苑酒店、新城市广场的股份。郭氏宝刀不老,再显神威。

    天有不测风云,1990年10月30日,郭德胜心脏病突发下治,享年79岁。

    庞大的事业由他的三个儿子继承,据香港《信报》1995年1月3日报道,“排名第三是郭德胜的三个儿子郭炳项、郭炳练、郭炳姜,又较1994年升一级,主要是旗下新鸿基地产市值仍达一千亿港元以上,继续保留香港最大地产公司的地位,郭氏三兄弟家财仍由一个基金管理,市值四百八十亿港元,仍是香港最富的家族。”

    昔日三剑客,迄今唯李兆集一人仍活跃在香港商界。

    李兆集的座右铭是:“先疾后徐,先声夺人,徐图良策。低潮时吸纳,高潮时吐出。”

    李兆集慈眉善目,沉着稳健,但他一旦发威,便有“黑鲨”之势;李兆集不善辞令,口齿木讷,但他一开尊口,便有万钧之力。

    1972年,三剑客分家,李兆集获五千万港元的地盘、物业。这年底,他与胡宝星组建水泰建业有限公司,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,李兆集为副。

    时值香港股市“热得发昏”的时节,胡、李两人趁热将永泰上市。

    不久,李兆集趁股民头昏脑热之际,大量抛出永泰股套现。不久,股市崩溃,李氏又趁低吸纳。一抛一吸,斩获匪浅。

    李兆集不甘永泰的副职,于1975年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,李氏自任主席兼总裁,股本一亿五千港元,地盘二十个,还是个未上市的私人公司。

    股灾之后,公司上市不似原来那么便捷,需耗费相当的时间、人力、物力。公司下上市,就无集资之便,难以借钱生钱。

    李兆集决定走捷径——借壳上市。他选的这个“壳”,便是他为第二大股东的永泰。

    李兆集以一些物业换取永泰一千九百万新股,成为永泰最大股东。他顺理成章成为永泰主席,胡宝星改为董事,大权旁落。

    1981年6月,李兆集抓住股市牛市和地产旺年的有利时机,趁热将恒基兆业上市,集资十亿港元。

    1988年8月,恒基兆业全面收购永泰建业,合组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。李兆集借壳上市,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典范。

    李兆集扩充地盘别出心裁,官地拍卖场上难见他的踪影。他是长年累月雇用“巧舌”游说;日楼业主出售旧楼,各个击破,然后将整幢旧楼拆卸清出地盘。

    李兆集扩充地盘别出心裁,官地拍卖场上难见他的踪影。他是长年累月雇用“巧舌”游说;日楼业主出售旧楼,各个击破,然后将整幢旧楼拆卸清出地盘。

    1995年人夏,香港马鞍山烽人骤起,李兆集建成新港城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字,李佳成在对面拥有海柏花园楼盘。

    恒基、长实两军对垒,展开售楼大战。香港一家周刊称:“交情一向不错的香港首富李兆集及李佳成,今次为了促销手上马鞍山楼盘,各不相让。恒基率先减价出售新港城,又搞大抽奖,送黄金,李兆集更表示信心十足。但长实随即还招,你平我更平,一路吼住新港城动静来减价。”

    李兆集频频挑战李佳成,可见恒基实力不浅。

    1993年6月5日,李佳成与荣氏发起对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攻势,引起股市的强烈反应,美丽华股价立即飚升。

    美丽华集团是中山籍富商杨志晕所刨,杨氏去世后集团由儿子打理。1989年后,旅游业萧条,美丽华酒店生意清淡,到1993年才转亏为盈。

    李佳成一直以善于把握时机而著称。旅游业兴旺,而美丽华尚未完全复元,更加上杨氏兄弟不和,美丽华便成了令人垂涎的猎物。当时觊觎者有大把,当得知李佳成有吞并之意,皆退避三舍,不敢与其争锋。

    美丽华于收购战老手李佳成,如池中之鱼。不过即便是鱼,渔网罩下来,它也要蹦上几蹦,杨志云长子杨秉政拒绝李氏、荣氏的收购——李氏提出的每股十五港元的价码,与杨秉正估算的起码二十港元的底线相去甚远。

    杨秉政找到恒基兆业主席李兆集,求李叔在老友儿子为难之际,救他一把。

    李兆集与李佳成是老友鬼鬼,长期在生意场联手,并于这个月,推出高级地盘物业“嘉兆台”,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囊括进去,情如手足。

    以往,李佳成收购英资和记黄埔及港灯,被一些文章渲染成“民族之役”、“大长华夏人志气”、“当代民族英雄”。不少资深财经人士见后噗嗤一笑:“如是这样,李佳成收购英资公司是民族壮举,那么收购华资美丽华,该算什么?”

    李超人的所向披靡之势,在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