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/themes/lewen/images/android.png)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![](/themes/lewen/images/apple.png)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高宗这声如何问得极其地清淡,可听在任何人的耳中这份量却是不同的。
垂拱殿中突然陷入一种静谧,这种静谧带着恐慌和期盼的张力。
这么多年了,很多人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,为了这句话,不知道多少人牺牲,尔虞我诈为的不过是利益相争。
史浩向前走了一步,稍稍压低了声音如实说道:“回皇上的话,从瑗公子那回来的女子,每个人都完璧,连手上的守宫砂都依旧清晰。从豫公子那回来的女子,守宫砂全都消失了。”
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白,就已经能令人清楚了。
高宗眼眸微微一挑,唇角露出一抹了然的笑意,仿佛这个结果也是在他的预计之内的:“豫儿确实轻浮了一些,玩心太大了一点。瑗儿相对而言稳重许多,对于女色也不贪念,是有帝王的风范。再说,瑗儿心胸相对豫儿而言,也比较宽广一些,相信若是他登基之后,定然不会对豫儿赶尽杀绝。”
身在帝王之家,父子反目,手足相残的戏码自古就耳熟能详。这两个孩子虽不是他亲生,但人年纪大了好歹会有些念叨以前的感情,所以,他希望两个孩子无论是谁登基,另外一个都能安享晚年。
史浩闻言,自然明白了高宗的意思,当即点了点头,随着高宗的话说道:“瑗公子一向德才兼备,宅心仁厚,相信他不仅仅是会对豫公子有个妥善地安排,就是天下百姓,瑗公子也一定会认真负责。就像皇上一样,对自己的子民百般疼爱。”
高宗听闻史浩这句话,当即轻轻地点了点头,沉吟半响,厚重的声音低低响起:“李公公,拟诏书。”
“是!”
垂拱殿中除了高宗的声音以及李公公落笔的声音之外,在听不到任何声响。这么多年了,一切终于尘埃落定!
为了这一日,宫中也早就有所准备,几日前,在崇政殿的正中央就摆放了一方节案。节案的左边放册案一张,右边放宝案一张。再将册宝、綵亭两款安置在朱红色台阶的下面。
当诏书拟定之后,由李公公手捧诏书,将赵瑗和赵豫两人唤进垂拱殿。
两人一进入殿内,李公公便朗声喧嚷道:“赵瑗接旨——!”
顿时,赵瑗双膝跪地,匍匐在地面,而赵豫却在同一个时刻面容变得惨白,他呼吸稍稍一窒,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地上的赵瑗,眼底带着一抹仓惶望向高宗。
“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建立储嗣,崇严国本,所以承祧守器,所以继文统业,钦若前训,时惟典常,越我祖宗,克享天禄,奄宅九有,贻庆亿龄,肆予一人,序承丕构。纂武烈祖,延洪本支,受无疆之休,亦无疆惟恤,负荷斯重,祗勤若厉,永怀嗣训,当副君临。 咨尔皇子赵瑗,体乾降灵,袭圣生德,教深蕴瑟,气叶吹铜。早集大成,不屑幼志,温文得於天纵,孝友因於自然,符采昭融,器业英远,爰膺锡社,实寄维城,懿河间之不群,慕东平之最乐。自顷离明辍曜,震位虚宫,地德可尊,人神攸属,式稽令典,载焕徽章,是用册尔为太子,改名赵杳。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