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起舞文学>河朔是什么地方 > 第六十四章 各个击破(第2页)

第六十四章 各个击破(第2页)

此番交战,双方互有伤亡,城下牺牲的战士横尸累累,不可胜数。即便如此,宋兵继续作战,一边炮击一边攀爬云梯进行上攻。李恒见状,青筋暴出,随即抽出腰刀,大声喊道:“跟我上!谁要是胆小鬼,定斩不饶!”

张弘范怒目圆睁,大吼道:“各位将士,今天宋兵来势汹汹,坚守不是上策。”

“张帅,我们不能撤退,居高临下,与南蛮拚个他死我活。”其中一个千户说道。

张弘范面色严峻,低沉道:“想要攻破当前敌人,必须要以牙还牙以攻对攻。”

两个女真后裔裨将,因其他俩武艺超群勇猛善战被张弘范任用。其中他说话就跟打雷一样,嗡嗡作响。他看着张弘范眼色说道:“张帅,你就尽管吩咐,我俩不败南蛮誓不罢休!”

此时,张弘范环视着众将士,话语迸射出一股凛凛杀气,命令道:“你等各率一部出城,沿山道一左一右包抄宋兵后路。到达指定位置后,放一颗响炮,然后引兵杀出。此次作战,只许前进不许后退!”

这两员战将衔命而去。

尔后,张弘范对李恒说道:“城上只留下五百人防守,你带领剩余人马下城作战。”李恒担心道:“张帅,城上就放五百人,那怎么抵挡得住呢?”张弘范严词命令道:“这事你别管,你做好下城放火就是了。”李恒疑惑不解,惊问道:“放火?莫非烧自家房屋?”张弘范轻轻点点头,说道:“嗯嗯!火势起来后,你就领兵赶赴西门布阵,宋兵攻入城内一定追歼溃兵,你先射箭,而后率军杀出。”

此时,攻上城头的南朝士兵与蒙古兵展开了格斗,元兵凭借人高马大彪悍的体质,将格斗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尽管南朝士兵占据不利地势处于下风,顽强的勇气与拼搏的革命意志,致使后援将士踏着先烈的尸体继续攻城。就这样,数百名南朝士兵登上了万山堡,南朝将军唐永坚踌躇满志,他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会打败守城元兵。

城上,作战的蒙古兵越来越少,可他们凭借着旺盛斗志以及强健体能英勇杀敌,刀枪剑戟碰击所发出声音与粗重的喘息声掺杂在一起。他们咬紧牙关两眼发出逼仄光芒与南朝将士誓死决战。

张弘范亲率护卫队参加决战,几十名士兵闪展腾挪与敌厮杀在一起。张弘范的护卫队一个接着一个相继倒下,可他手舞大槊如旋风般在敌人群中穿梭,不少南朝士兵纷纷倒地毙命。面对敌众我寡,张弘范拼命厮杀决不后退。他深知,自己就是一杆旗帜,决不能倒下。

终于,万山堡外传来一声响炮。张弘范一看时机成熟,便招呼手下士兵迅速撤出战斗。南朝军队也不追杀,急忙把城门打开,南朝军队鱼贯而入。

正当南朝士兵准备庆祝胜利时,两支蒙古军队将其包抄过来,让喜悦冲上头脑的南朝士兵瞬间惊恐万状,仿佛一下子跌落冰窟。

蒙古兵发射的箭镞,似密集的雨点倾注在南朝将士身上,哀嚎声,马踏声,嘈杂声交织在一起。南朝一名将军被尖锐的箭镞射中咽喉,坐骑也被利箭射中,中箭的战马驮着中箭的将军奔跑了几丈远便一头栽倒不起。失去作战的领头人,致使南朝残兵败将纷纷溃逃。

城外喊杀声震耳欲聋。南朝主帅唐永坚情知中计,急命撤退。此时,城外的南朝士兵向城内冲去,城内的同胞向城外跑来,你挤我夯,乱成了一锅粥。

一番激战,南朝主将唐永坚等人被斩杀,士兵战死者不计其数。

这次南伐南朝战役的总指挥是丞相伯颜。将军张弘范向伯颜建议:用重兵围困襄阳,首先应切断襄阳的粮道。伯颜采纳了这项建议,并且就派张弘范负责万山粮道的把守。这次攻打樊城遭遇战中,以少胜多,竟取得了一次意外的大胜仗,伯颜对张弘范的才能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

这时,蒙古兵大将张弘范在攻打樊城时中箭受伤,伯颜让他下来养伤,他说:“轻伤不下火线。”伯颜对张弘范更加器重起来。在战场上,他忍着伤痛对主帅阿术分析道:“几年来,襄樊久攻不下,主要是这两座城池唇齿相依互为掎角之势,当然难以攻破。眼下之计,不如阻挡或截断长江道口,切断两城之间的联络,把襄樊割裂,变成孤城,然后各个击破。”阿术、刘整采用张弘范建议,利用汉水枯水期,派人潜入水里,用机锯断木,以利斧断开铁锁,并焚毁浮桥,致使两城断绝了联系。蒙古人还放火烧毁了襄阳江岸宋军的战船。从此以后,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,两城唇齿相依的局面被打破。

至元八年(1271年),元朝丞相伯颜采用了张弘范的计谋,决定把对襄阳的包围圈逐步缩小。张弘范于是在襄阳、樊城之间,建筑了一个坚强的阻隔性事"一字城"。"一字城"把原来是一个整体的襄樊军事防区,切割成两份。这样,包围圈进一步逼近樊城。

同年孟春,忽必烈采用了阿里海牙计策,命令西域回回人亦思马制造巨石炮,组建了一支炮兵部队。没多久,元军调来大炮,集中火力齐轰樊城。这种巨石炮,能发出的石弹重达一百五十多斤,威力巨大,发射时声似百万霹雳齐发,所击无坚不摧,陷地好几尺。樊城的城楼被一发炮弹击得粉碎,其威势摄人魂魄。元将张弘范趁机率领陆军攻城,一番激战,最终元军攻陷樊城。就这样,樊城失去襄阳援助,变得势单力孤,守将力战不敌,不堪受辱,遂自杀身亡。身为统制,牛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,他带领战士们进行巷战,表现英勇顽强,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。元兵对樊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,把宋国军民陈尸于城外,其状目不忍睹令人心有戚戚。就这样,樊城落入了元军手里。唇亡,齿寒。襄樊不分家,如今樊城失陷,襄阳变得孤掌难鸣。

一日,张弘范身披铠甲横槊马背行走在汉江江畔,极目楚天舒,想起自己一身戎装征战南北,碧绿的江水,飞翔的孤鸿,让他触景生情文思泉涌,不禁沉吟道:

鹧鸪天.围襄阳

铁甲珊珊渡汉江。南蛮犹自不归降。东西势列千层厚,南北军屯百万长。弓扣月,剑磨霜。征鞍遥日下襄阳。鬼门今日功劳了,好去临江醉一场。

两年(1271年)前,忽必烈采用谋臣刘秉忠建议迁都燕京,并称之为大都。忽必烈公布《建国号诏》,取《易经》中“大哉乾元”之意,正式建立国号“大元”,元朝建立。

根据元朝皇帝忽必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精神,元兵在主帅阿术等大将军率领下乘胜追击席卷南下,直扑襄阳城。此时宋国委派吕文焕任京西安抚使,兼襄阳知府。

此时元朝主帅阿术将兵力驻扎在虎头山上,居高临下,他看到汉东的白水河,兴奋地说道:“若果在白河口设一个关卡,切断宋国的粮道,那么襄阳城便不攻自破。”

于是,阿术下令在襄阳东南的鹿门山与东北的白河口修筑城堡。襄阳守将吕文焕看出了元兵的意图,便马上给哥哥吕文德写信,说元兵在白河口修筑城堡,目的要切断襄阳与外界的联系,让襄阳变成一座孤城。

吕文德看罢,埋怨弟弟道:“元兵此举应是徒劳,襄阳固若金汤,储存的粮食够吃十来年。即便刘整那厮真想打襄阳的主意,你只要坚守几个月,等到春水上涨,我就顺流而下前来驰援,到那时,让刘整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
到同年九月底,元兵埋头造城实施困城初见成效。吕文焕见状只好修筑堡垒,做好决战前的准备工作。不仅如此,元朝为了提升元兵水上作战能力,在刘整带领下,赶造五千艘战舰,苏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强大水师。

元兵大军兵临襄阳城下之际,宋国朝廷却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。宰相贾似道对一些不利信息加以封锁,致使宋度宗赵祺两耳不闻窗外事,沉湎于皇宫内声色犬马之中,而不能自拔。

为了加大胜算,忽必烈继派遣阿术、刘整急行军赶赴襄阳后,又增派汉帅史天泽、董文炳率领的河朔兵力驰援襄阳战场。史天泽抵达襄阳后,又加筑了从万山到百丈山的城堡,并派重兵把守,截断南北交通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躺着的我真的不想起来  猴天记  噬神纵天  你的情敌已上线  无限科技强化  镇压万古  万魄归心  绝对权力  我的男友不是人  让你当好圣孙,你养一群女妖?  秘隐录  大巫医  人鱼殿下超凶的  鬼医色妻,拐个少主来挡刀  傲娇叶子成了神  大渣男  重生七零:大佬锦鲤日常  琉璃之情  涅盘衍  木槿花开归寂然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