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起舞文学>紫玉钗越剧结局是什么 > 第二十二章(第1页)

第二十二章(第1页)

由咸yang西行,渐渐地荒凉了,尤其是进陇中古道后,一片土原,经常几十里不见人烟,偶而经过一些郡县,城圯破颓的很多,都是急待修缮的,可是战燹之后,居民离未归的还大有人在,有些地方更是难得见到几个丁壮,那都是在战争中被征召去当兵了,有的客死异地,成为无定河边的骨,有些则仍羁军旅,被别地的兵镇收编了,不能解甲归乡。

李益到了第一处要修缮的地方,那是个叫景泰的郡县。地方并不大,只是因为地处长城的隘口,在外拒胡马的国防价值上有战略地位,才能获得朝廷拨款修缮,郡守是个上年纪的老进士,以科第的资格而言,比李益早了几十年,终困顿,已无壮志,对李益的来到,既不热衷,也不起劲,十分冷淡。

他似乎经历多了,认为李益来此只是虚应故事的,故而牢sao満腹,一来就哭穷,那倒不是故意刁难,县库是真的穷,几乎库中已无存银,连皂隶书吏的口俸都拖欠了好几年,无法发放。

唐制地方百姓所缴的税为租庸调三者,租是田赋,沿隋奋制,男子十岁受田一顷,为百亩,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,用以种植桑,死可以傅后。八十亩则为口分田,种植禾黍,死归还,但这种授田方策只限宽乡,那是指土地够分配的乡县而言,如果是人多于地的狭乡,则减半以授。然后每年缴粟二斛或三斛。

庸则是壮丁每年需为家国服劳役二十,闰年则加二,因故不能服役者,每折绢三尺,加役二十五者免调,加役三十者,租调全免。

调是纳帛,每丁每年纳绢二匹,──二丈,缴布则加五分之一,并须缴绵三两成三斤,不产绢之地,则缴银十四两。

这三项总计,约为一丁的收四十分之一,只要动勉一点,够仰事俯蓄而有余,立法之初,用意极善。

可是行之年久,则永业田增,口分田减,宽乡也渐变为狭乡,官田渐变为私产,弊生,而且免课的范围太广,也造成了仓廪之不。官吏九品以上不课,皇亲、贵戚、官生学徒不课,此外鳏寡孤独、部曲(优伶)、客(豪门之仆妇)不课,奴婢不课。

天宝中叶,户部曾加统计,天下凡八百九十一万户,计丁五千二百九十二万余丁,而不课户达三百五十六万户,不课役丁达四千四百七十万余,占六分之五。

以少数的人力,养活大多数的人,已经是民穷财尽,国库空虚了,更那堪贪墨成风,小人当道,而玄宗宠信杨氏,以杨国忠为相与李林甫狼狈为奷,在长安更是竞尚奢侈,广事嬉乐,才使得国脉衰。

渔yang惊变,朝廷不知警惕,huan乐如常,将敉luan大计完全信托给大将军哥舒翰。哥舒翰是将才,可是粮饷不济。所将的又是缺额残老兵卒,这种仗怎么能打呢?急催粮饷,杨李二人却以为他是在故意拿矫需索。先是相应不理,催得急了,才七折八扣的敷衍一下,一直到哥帅兵败,安禄山兵bi长安,才觉醒了mi2梦。御驾仓惶而走蜀中,杀了杨国忠兄妹,总算平了军心,安了人心。

太子监国,亲率勤王之师,重用郭子仪,总算把这一场叛luan敉平了下来,家国元气一直未复。

经过十来年的定安,总算稍稍又恢复了一点生气,皇帝想到了一再来犯的胡人,知道长城的重要,更因为长安地处中原,虽然不直接受到河的滥泛。但每次灾,饥民蜂涌,乃为祸luan之源,也就认清了治河的重要,批准了这千万的款子。

看起来钱是朝廷出的,但是地方官却不堪赔累,因为修城要民工,朝廷虽有庸工制度,可是战luan之后,原来受田值庸的丁壮都从军未返,留下的一些已经够可怜了,可是历来督工的那些委员们拿出钦差的架子,动辄狮子大开口,征调民夫就是论千上万,庸丁不就強派,派不出就強拉,要想免除这种苦役,只有化钱消灾。于是工程草草了事,钦差大臣bao载而归,留给地方官一个烂摊子。

例如真正征来做工的民夫由于多做了几天的工,循例可以享受到免租调,而县里原本可怜的一点岁收也就泡了汤,这种种痛苦的经验使得这位县大爷实在提不起劲儿,见到李益的面,首先就拿出了一本清册。历述县中庸丁有多少,因受庸而免租调几年的又有多少,很明显地表示,这次工程,县郡本实在难以为力。

李益深深知道这种情形的,因此笑笑道:“老公祖不必为此担虑,下官已经与这位方先生斟酌过破损的状况,觉得并不如预计中那么严重,人工是必要的,大概只须三两百人,施工三五即可竣事。”

胃口不大,使得这位县太爷松了口气:“上差明鉴,下官知道长城在国防上的重要,平时已经尽力修缮,有些缺口,因为工程较大,非本县所自能负担者,才报请朝廷,上差如果大兴土木,下官无以为报,如果只是要小予修缮,只要有明令指示,下官尚可勉力筹措。”

李益知道对方误会自己的意思了,笑笑道:“老公祖,方先生对土木筑城之学下过一番工夫,他说这三两百人,三五工,是确确实实的人数,不能打一点折扣的,贵郡既然已经无庸可征,就只有按照官方折庸之酬,另行雇请民工,人员请老公祖费心,必须在明召齐,折庸之酬也必须按实发放,不准有任何人从中营私克扣。”

“这…明就要人,实在太仓促了!”

李益道:“秋禾已收,舂麦未播,这段时间正值农闲之际,三百民工应该没有问题呀!”

“人工当然没问题,上差要更多的也能找得到。”

“不必!施工的场所不大,人多了也是费,老公祖,我只说明一件事,这三百人都是切切实实做工的,因此不能以老弱妇孺来充数,按发放,概由本员着人监督。”

“是!是!上差顾虑极是,只是县库存钱不,下官必须要找县中的殷实富户认摊后,才能发放出来。既然要他们认真地做工,就得要全民以信!”

李益笑了道:“公祖大人原来是为这个担心,那就不必了。钱是要贵县筹措的,不过我带了户部的折抵文券,可以在贵县缴上去的钱粮中扣除,每一文钱都账,无须动用到民间一草一木。”

这个作风是从所未见的,也使得这位县太爷神态为之一肃,连连答应了,告辞而去时,已经恭敬得多。

方子逸等他走后,才笑着对李益道:“君虞!恐怕在他有生之年,还没有遇到像你这样的上差,不过你这样一来,也就挡了一些人的财路,尤其是那些差役们,多少也可以从中点好处的,你这样一来,可就坑了他们了,这批家伙可恶得很,成事不,败事有余,他们要是捣起蛋来,你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”

李益微笑道:“我有办法的。不信你等着瞧好了,我是兵部札委的委员,而且修结城,事可大可小,我要是雷厉风行,可以用军法从事,不怕他们放刁!”

在驿馆里歇了夜一,第二天,李益叫小红带上了剑,跟着方子逸一起到城头上,果然人工都带了扁担锄头奋箕等齐集,而且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丁。

那位县太爷自己也来了,李益叫把全部的人工分为三十队,每队十人,然后各由一名衙役带着,听侯方子逸的指挥,分别开始施工,他自己则拉着县太爷据而望,暗中却在计数,到了中午休息用餐时,他把两名带队的差役叫了来,谈笑问道:“二位辛苦了,我在上面看着,就是二位所带的民工最卖力,你们叫什么名字?”

这两名衙役都是五十多岁了,分别跪下报了名,李益笑问道:“老公祖,这两个人平素处事如何?”

县太爷有点不安,斟酌了一下才道:“他们都是了几十年的老人了,凡事尚知轻重,勉強称职而已。”

李益笑笑道:“这就难怪了,他们既是吃了几十年的公事饭,而又知道轻重,所以才能体恤民疾,别处都是十个人在,他们那一组却少了四个,大概是怕那些民夫太辛苦,叫他们休息去了。”

这一说那两名衙役才知道严重,跪在地下叩头道:“大人请恕罪,小的班里有几个人因为子不舒服R临时请求免庸,小人斗胆擅自准了…”

李益冷笑道:“昨天我跟贵上说得很明,这次修城虽是征庸,却不是叫他们的,每天都即行发放工资,而且修城御边与对敌作战同样的重要,他们不来则己,来了就如同应征伍,临时逃避,就是临阵脫逃,你们把那八名离开的人名jiao上来,本宪要立刻派人去抓他们前来审讯,然后以逃军处置。”

那二人面如土,只有连连叩头,其中一个道:“大人,这些民工是小人去找来妁,也不详姓名,但求大人恕罪,小的自己去找他们前来…”

李益冷冷地道:“临阵脫逃,依军法是斩立决,你们有把握把他们都找回来吗?”

那家伙也不敢说话了,只是叩头求恕,李益冷笑地看着县令道:“老公祖昨天有没有把话说清楚?”

县令也慌了,恭道:“启禀上差,下官就任以后,还没有见到一位好上差这般认真办事的,不敢违误,除了召集所属,当众晓谕外,还在各乡贴了告示,把上差的规定陈说得很明,上差可以去查证的。”

李益笑笑道:“老公祖这样做了,这就不是老公祖的责任,可是这两个人如此胆大妄为…”

县令道:“下官律下不严,自请处置。”

李益笑道:“老公祖不必如此,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劳,功过共担,只是不能让小人居间作弊而已,对他们二人的说法,老公祖相信吗?”

县令顿了一顿才道:“下官不信,据下官的揣测,可能是他们随便找了几个人前来应个卯以图报领工资…”

李益笑道:“老公祖并不糊涂呀!”

县令面有惭道:“下官昨再三吩咐、要属员们谨慎从事,不想这两个东西仍然敢如此胆大妄为,请上差将他们jiao给下官,当从严惩处。”

李益道:“皂隶之职虽卑,却是执法之人,知法而犯法,罪加一等,老公祖准备如何惩处他们呢?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七玄神域  相亲当天,我闪婚了千亿富豪  一剑寒山河  萌妻来袭!冰山先生你别跑  出马女弟子的前半生!  千树梅花一剑寒  桃花新传  无限返利:我靠老爸花钱成首富  佛剑情天  金陵侠隐  风尘三侠  哥们,你警神啊?家里挂满一等功  故都风云  每天五选一,我不无敌谁无敌?  万朵梅花剑  游剑京华  漠野英豪  男儿何不带吴勾  宋辽争霸:御虚门传奇  赌怪大飚客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